.jpg)
基于摩根大通指数的分析显示,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比5年平均值 高出2.8个标准差。
这一差异在分析所涉及的32种主要 货币中是最大的。
而人民币实际有效 汇率指数,已经从去年 6月份的低点攀升近8%,接近历史最高点。
显然,尽管人民币也受到了美元最近走强的影响,但它强于几乎所有其他亚洲国家货币——这表明投资者将中美两国经济视为全球增长的双引擎。
对 美国 经济复苏速度的担忧通过美国国债收益率传导至全球; 中国的影响则将来自它从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服装服饰到医疗和化工产品各类商品的 出口。
因此,尽管 失业率 居高不下,但企业在吸引工人方面遇到了困难,正在压低劳动 参与率。
美联储年内能否开启 缩减宽松,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 5月的 数据是否能够让美联储在4月面临的困境开始得到解决。
花旗经济学家AndrewHollenhot和VeronicaClark本周 写道,从上次 会议后出炉的数据来看, 会议纪要“基本上已经过时了”。
他们 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开始缩减每月1200美元的资产购买步伐,但前提是“5月 就业报告强劲”,就业岗位至少增加75万。
摩根大通固定收益研究部负责人TakafumiYamawaki表示:“会议纪要的措辞似乎试图在比预期的更早时间就开始讨论逐渐缩减宽松。
如果5月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强劲,市场将开始为美联储在6月份的政策会议上进一步提及此事做好准备。
美联储暗示或将 收紧 货币政策 在4月底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指出,尽管 美国经济正加速复苏、通胀预期攀升,但是通胀上升只是短期问题。
因此,美联储决定,维持基准利率和1200亿美元月度债券购买规模不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经济复苏仍“不平衡,远未完成”,经济仍未达到美联储 设定的标准。
会议纪要强调,通货膨胀率上升主要是短期问题。
美联储 官员们此前曾多次强调,在美联储设定的就业和通胀目标达成之前,他们不会改变政策。
不过,此次会议纪要却指出,“多位 与会者建议,如果经济继续朝着委员会的目标快速前进,在未来会议的某个节点开始讨论调整资产购买步伐的计划可能是合适的。
” 根据会议纪要,与会者称,他们预计随着经济重新开放、需求上升,叠加供应链问题,将推动通胀率超过美联储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
美联储官员在会议上对通胀的看法大体乐观,预计近期通胀压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官员们首次讨论收紧货币政策的问题。
市场一直在密切关注美联储可能何时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信息。
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略低于7.9万亿美元,几乎是新冠肺炎大流行前的两倍。
与此同时,美联储还上调了对美国经济的看法,预计今年实际GDP将大幅增长,失业率也会相应快速下降。
不过,2021年美国防疫措施放松对美国经济的提振作用日益消散,美联储预计美国GDP增长将在2022年和2023年放缓。
然而,与会官员预计,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货币政策仍保持高度宽松,则美国实际GDP增速将超过潜在增速,将促使失业率降至历史低位。
不过,对于何时调整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尚未设定确切的时间表。
0 条评论